视力筛查,多此一举?
2020-10-23本站1533

每学期都有的视力筛查,真的有用吗?

“我的孩子看东西没问题啊。”

“孩子还小,戴什么眼镜,度数越戴越深,戴上也不好看啊。”

“我们平时已经很注意了,去医院检查视力没有必要。”


不少家长,在看到孩子的视力筛查结果后,常常抱有侥幸心理,认为孩子既然平时看东西没什么不清楚,那就说明视力没问题,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
在下结论之前,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近视防控的小知识。


近视防控基本知识

1.视力:指眼睛识别物象的能力。识别远方物象的能力称远视力,识别近处物象的能力称近视力。

2.裸眼视力:指未经任何光学镜片矫正所测得的视力,包括裸眼远视力和裸眼近视力。

3.矫正视力:指用光学镜片矫正后所测得的视力。包括远距矫正视力和近距矫正视力。

4.视力不良:又称视力低下。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.0即为视力不良

视力4.9为轻度视力不良

4.6≤视力≤4.8为中度视力不良

视力≤4.5为重度视力不良

5.近视: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,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病理状态,其表现为远视力下降

6.筛查性近视:应用远视力检查、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电脑验光(俗称电脑验光)或串镜检查等快速、简便的方法,将儿童青少年中可能患有近视者筛选出来。

7.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:即散瞳验光,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。

建议12岁以下,尤其是初次验光,或有远视、斜视、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一定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


以上资料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》。


其实,大部分孩子从正常视力到近视之间都会经历一个“假性”近视的过程,“假性”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导致的视物不清,若不及时缓解,最终会导致眼轴变长而成为真性近视,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。在孩子出现“假性”近视时,及时干预,就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真性近视的发生。


所以,视力筛查是多此一举吗?

答案是:当然不是!


通过早期视力筛查,能够尽早发现视力有问题的儿童,并尽早给予诊断、预防、干预和治疗,能够降低儿童视力问题的发病情况,促进视力健康发育。

宁波市第一医院太学眼科中心海曙区校园视力筛查进行中,查询到视力报告的家长,若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,或想要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,可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及诊所进行全面检查。视力筛查,很有必要,家长的重视,更加重要!


角膜塑形术 近视防控新方法

如果孩子的确出现了近视问题,需要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,除保持良好的日常用眼习惯、改善用眼环境外,还可以通过OK镜进行视力矫正,减缓近视加深速度,夜晚配戴,白天不戴镜也可以看清黑板。